CPI指數(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研究與思考
admin
CPI指數是什么?CPI指數是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簡稱。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是一個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購買的消費商品和服務價格水平變動情況的宏觀經濟指標。它是度量一組代表性消費商品及服務項目的價格水平隨時間而變動的相對數,是用來反映居民家庭購買消費商品及服務的價格水平的變動情況。
近年來,我國CPI指數保持穩定,但從切實的生活感受與居民消費變化來看,CPI指數卻很難反映出這種消費價格指數的實際情況。比如住宅市場價格的飛漲,今年以來大宗商品的上漲等,其出現的價格變化,在很大程度上應該會對居民消費相關的價格形成影響,但實際上,這種CPI指數的軌跡顯示平穩。筆者觀察對比發現,由于住宅已成為中國居民消費最大的占比領域,因此住宅構成比或形成的商品服務價格涉及延伸占比已非常明顯,但指數的映實際上并非如此。
圖1: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近年變化情況(%)

觀察發現,構成中國CPI指數變動的食品類依然是左右CPI變動的關鍵因素,這與國際消費價格指數變化中的情況明顯不同。從我國CPI指數構成來看,中國CPI包括八個大類,每個大類在其中所占權重不同,根據日前我國公布的CPI權數情況來看,目前為:1、食品類占比31.79%;2、煙酒及用品占比3.49%;3、服裝占比8.51%;4、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占比5.64%;5、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占比9.64%; 6、交通和通信占比9.95%;7、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占比13.75% 8、居住(建房和裝修材料費用;租房房租;房屋貸款;物業費;水電燃料費) 17.22%。由于居住類并末包括商品住宅構成,因此近年地王頻現及近年地產價格的上漲,實際上并未明確的反映出來。對比美國CPI構成情況來看,美國勞工部資料顯示:美國 CPI權重構成中住房權重占到42.10%,食品占比構成僅占15%等。因此我國CPI指數的變動實際上多數時間看食品價格的臉色變動是具有現實性的,但并未能反映出真實的商品住宅價格上漲情況,而實際情況是近年中國居民在住宅上的消費比例是較重的。
筆者查閱美國CPI相關資料顯示,其構成體量較大,而相對完善。比如2006年1月美國的CPI權數構成顯示:居住類(包括住宅建筑、燃料和公用設施、家具與房屋維修)權重為42.1%、食品與飲料為15.4%、交通運輸16.9%、醫療6.1%、服裝4.0%、娛樂5.8%、教育與交流5.9%、其他商品和服務3.8%等。從中可以看到,在美國居民居住類消費權重最大,超過了四成;其次才是交通運輸、食品和飲料。這前三者所占比重達到了74%以上。在美國,居民消費指數由勞工統計局每月公布,有兩種不同的消費物價指數。一是工人和職員的消費物價指數,簡稱CPI-W。二是城市消費者的消費物價指數,簡稱CPI-U.
圖2:我國三類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指數2015年以來變動情況(%)
研究認為,依據目前我國CPI構成情況,今年CPI指數將總體保持穩定,但從實際情況特別是相關居民消費領域變化來看,住宅及商品服務價格、交通等均以構成居民最重要消費領域,因此如何完善CPI構成或增加調查的權重比,充分反映經濟領域的消費變化是一件較為重要的工作。
總體來看,目前我國居民消費品的豐富性、居民的消費生活水平及模式均出現了重要變化,需要CPI構成占比的完善或調整。比如說居住類,經過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之后,國內的住房消費已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同時第三產業所形成的商品服務價格變化也較為直接,因此對于目前的CPI指數可以參考,但完整性卻顯示不足。CPI是市場經濟活動與政府貨幣政策的一個重要參考指標,如何完善與充分體現我國經濟活動中,消費結構變化及構成是一件迫切而重要的事情。
本文由東方銅牛網股票知識小編編輯,轉載 CPI指數(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研究與分析 請注明文章地址。